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造 型 基 础 开课单位:设计学院 课程性质: 必修 课时:140 学分: 7 开课时段: 秋季 授课方式:讲授、讲座、讨论、辅导、展示 上行课目 1 2
授课专业:艺术设计 适用对象:本科生 √ 研究生 年级 一 授课师资 周至禹教授 设计学院基础部主任 承担内容:课程设计,造型基础,思维训练,课程概述,效果评价 谭 平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第十工作室导师 承担内容:课程设计,造型基础,思维训练,效果评价 江 黎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工作室主任,第九工作室导师 承担内容:课程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作业讲评 刘 钊 教师,博士生 承担内容:教学组织,构成训练,思维训练,作业辅导 傅爱臣教师,硕士生 承担内容:教学组织,造型基础,材料实验,作业辅导 张欣荣教师 承担内容:造型基础,思维训练,作业辅导 宋 扬教师 承担内容:构成训练,作业辅导 强 勇教师 承担内容:材料实验,作业辅导 祝 帅教学助理(硕士生) 承担内容:造型基础,传统文化,基础理论,综合辅导
课程大纲 教学目的: 通过对自然形态的观察分析,力求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的出发,达到主动的认识和创造。着重解决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对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层的了解。课程的重点不在技巧的掌握,而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信心。
内容概要: 造型基础是视觉艺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训练课程之一,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主要从自然形态举出和抽象形态举出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从感性到理性,从主观到可观,全方位地启发学生逐渐进入艺术设计的领域。自然形态基础着重在视觉领域内对客观对象和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律认识和掌握,抽象形态基础则关注从自然形态中发展抽象的形式与造型,关注内心世界的分析和抽象语言的表达。 教学课题: 第一部分:形态写生解析变体——瓶罐 1.在众多瓶罐中自由选择、重组,寻找新的造型契机,剔除光影、肌理、黑、白、灰等要素,通过简化概括来认识造型的基本形态,把握物象之间的大小、比例等节奏关系,最后完成变体作业。
2.通过数理的运用,从理性上来分析形态,把抽象结构转化为画面结构,从自然空间转化为画面空间,离开原型,寻找画面里抽象形态。 3. 建立画面新秩序,做一张变体作业。
第二部分:自然形态的写实表现——铁桶 本章的写实表现并非一般意义的客观写生,而是一种超写实意义的表现方式与素描训练,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对自然形态的表象有一个深刻地认识与表现。
第三部分:自然形态的内部分析 对一自然物象的内部结构或单元结构的探寻以及表现。尽可能地就同一个东西做不同的局部表现形态分析,内部形态单元分析,以及最小的单元形态推导,然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形象结构。
第四部分:人工形态的写生解析变体——自行车 通过对人工形态的研究,提取抽象的造型因素,最后完成的作品则是在写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抽象形态。纯粹抽象形态的研究结合三大构成(平面、立体、色彩),选择自己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创作出赋予个性的艺术作品。 作业标准: 第一部分:自然形态写生分析 一张写生,一张解析,二十张小图训练,一张变体作业
第二部分:自然形态的写实表现 一张写生
第三部分:自然形态的内部分析 数张单元形态分析写生及解析过程小稿,一张变体作业
第四部分:人工形态的写生分析 一张写生,一张解析,二十张小图训练,一张变体作业
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过渡》 周至禹 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设计基础》 谭平 编 山东友谊出版社编 1998年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造型基础课程》 周至禹 编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 《艺术与视知觉》 [美] A.阿恩海姆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论艺术的精神》 [俄] 康定斯基著 《造型与形式构成》约翰·伊顿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年版 《情感与符号》 [美] 苏珊·朗格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